近日,香港、澳门、珠海三地接连出现51起食用鲜带子中毒事件,广东省卫生厅专门发布了一则食品安全预警通告,提醒市民近期慎食贝类水产,加工时应将其内脏剔除干净,并减少食用双壳贝类海产的频率。 珠港澳三地出现食用鲜带子中毒 据目前统计,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称该中心自从5月15日起,已收到28人食用鲜带子后不适的报告。截至5月19日,澳门14名居民食用新鲜带子后中毒。珠海卫生部门共接到9例食用带子中毒的报告,初步断定为贝类毒素中毒。 据了解,供港带子主要来自山东和辽宁。目前在珠海销售的带子大多来自湛江、广州、潮汕等地。珠海市食安办已要求全市暂停售卖带子。 广东卫生部门提醒慎用贝类 广东省卫生厅在《通报》中称,麻痹性贝类毒素由贝壳类海产进食的浮游微海藻生成。双壳贝类海产如带子、蚬、贻贝、蚝、扇贝,是滤食特性生物,会摄取水中的有毒海藻。海藻含有毒素,毒素便会集中在贝壳类海产组织,特别是海产的内脏。贝类海产品中毒临床症状为刺痛、麻痹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中毒严重者可导致说话和呼吸困难。 广东省卫生厅提醒市民,近期慎食贝类水产,如果想吃贝类水产品,为预防贝类中毒,一是要购买新鲜的贝类海水产,挑选时先观察壳色彩是否富光泽,肢体是否有弹性;再观察存放贝类的水质是否清澄,是否有排泄物;最后可以用手去触碰一下,如果反应灵敏的,表示新鲜。二是在烹煮贝类前先除去其内脏,避免食用烹调汁液;每次进食较少分量的贝类;儿童、病患者及老年人较容易因进食含有毒素的贝类而中毒,故应加倍小心;如果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,请尽快到医院就诊,并保留剩余食物,以便进一步调查和检验。